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这是中国古代24节气歌里的一句农谣。据考:24节气的总结始于春秋,那个时代科技是十分落后的,可是他们总结出的东西至今还在指导着我们的日常生活,难道古人比我们更聪明吗?答案是非也。
古人之所以能够这么智慧正是因为科技落后,文化也不繁荣,所以,他们对自然都有一颗虔诚敬畏的心。因为头脑中的空,使他们在观察自然时,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自己的主观性。正如孔子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古人通过每天都要经历的黑天和白夜的日夜轮转,气候变化,白天暖,夜里凉,这样的深切感受,把世间的万事万物用两个字就划分了:阴阳。阴阳变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之后又衍生了五行、64甲子及24节气等。
正因为古人的无知,所以他们能够虔诚地以自然为师,才会有这么多智慧的总结。
所以心理学在助人的过程中,也非常强调这样的训练,面对来访者,就是首先要把自己全部清空,让自己固有的经验成见最好都为零,这样我们才能更容易觉察到来访者的问题的所在。
现实中,我们好多心理问题的形成,都是因为我们的头脑里带有太多的主观杂念,这些杂念引领我们对事物产生成见,我们又用这些成见去对待事物,以至于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远,这就是愚痴而不自知啊!
所以借助清明这个节气,我们也要让我们的心能够返璞归真,让我们时刻记住自己的无知,清就是要清清楚楚,还事物的朴素、本然,不带有自己主观上的任何成见,这样我们的心才能更明白,才能见悟到事情的真理实相。让自己的心清明了,智慧就更容易从清明中产生了!
音频来源:吉林广播电视台 新闻综合广播 钟晓工作室
音频读者:钟晓、格林
文章来源:《阳光早课》
文章作者:格林、牛丽艳
音频版权声明:本音频版权归属吉林广播电视台,仅供个人免费下载使用及学习,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文章版权声明:已获取文章作者格林本人非盈利性转载授权许可,未经许可,禁止他人以任何形式再次转载!
本站全部内容采用撰写共用版权协议,要求署名、非商业用途和相同方式共享,如转载请也遵循撰写共用协议。根据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by-nc-sa) 许可协议规定,只要他人在以原作品为基础创作的新作品上适用同一类型的许可协议,并且在新作品发布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与该作品在本网站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他人就可基于非商业目的对原作品重新编排、修改、节选或者本人的作品为基础进行创作和发布。基于原作品创作的所有新作品都要适用同一类型的许可协议,因此适用该项协议, 对任何以他人原作为基础创作的作品自然同样都不得商业性用途。